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闻发布会】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天津北辰区这样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admin6个月前 (09-30)天津产业信息79

  9月28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到北辰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晖,北辰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庆兰,北辰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昊君,天津北辰科技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李亮为大家介绍北辰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十项行动”,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 吴浩铭

  吴浩铭介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大家介绍北辰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十项行动”,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首先,请北辰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晖作主题发布。

  徐晖介绍: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北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工作的相关情况。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出了“制造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并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作为“十项行动”的重要一环,出台了行动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确立了实现路径,完善了配套政策,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北辰是天津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大区。两年以来,我们自加压力创新提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把其作为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北辰“施工图”“实景图”,全力推动由“制造业大区”向“制造业强区”转变。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北辰工业保持了稳中有进、质效双增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5%,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9.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8.6%,均位列全市头部。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中,我们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

  一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部生命线”,大力实施新动能引育工程。北辰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配套优势、成本优势非常明显,特别适合承接北京高技术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配套企业。

  近年来,我们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举办一批主题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了爱旭科技、SMC气动元件、精雕数控、大族激光等一批很有影响力的高端项目,北辰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化基地。

  我们全力推进京津医药谷和智能制造谷“双谷”建设,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上半年,京津医药谷起步区基础设施工程进场施工,目前与中国医药、国药集团、重庆医药、复兴医药等20余家龙头企业达成落户协议,与清华启迪控股集团成功签约。京津医药谷作为我区落实主题教育“以学促干”重要要求的具体抓手,我们将全力以赴,加速推动这些重要项目尽早落地开工,为建设全国一流的医药研发制造和中医药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打好基础。借助高端装备产业园纳入《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的重要契机,发挥现有长荣科技、捷强动力、中重科技等50多家制造业企业龙头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优势产业,建设京津冀智能制造谷。

  抓牢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设立1亿元促进街镇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机制,社会化招聘30余位招商精英,聘请70余位招商大使,开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改革大讨论和重点项目包装谋划大讨论活动,在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等地举办产业投资推介会,今年还组团赴比利时、德国、瑞士三国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促成采埃孚、莱宝、欧梯克等一批外资增资项目,弗兰德已经连续十次在我区扩大产能,SMC二期项目也要开工建设,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是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头部生产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工程。科技创新是制造业的活力源泉,只有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才能赋能制造业不断升级,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我们积极抢占京津冀科创资源,加强与清华、北大、北师大、中科院等首都科创资源沟通对接,建设清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基地、北京大学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充分借鉴天开园经验,深化与区内高校院所合作,成立河工大北辰智能装备研究院,组建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孵化科技型企业70家。

  与天津商业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科技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合作建立模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前不久,我区成功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闲置楼宇资源,成立了通用机床工程研究院,在我区建设机床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和高端人才聚集培养基地,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我们把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务实举措,在江天重工原厂停产拆除后,利用其现有资源优势,支持引导企业跨界进入数据中心领域,全面布局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产业,未来要投资120亿元建设算力产业园,预计建成后创造总产值20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8000个以上。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3个,22个项目获批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3215万元,其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11个,数量位居全市头部。

  成立天津市精益智能制造促进中心,引导300家企业智能化转型。下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分类施策、政策扶持、技改扩能等举措,加快形成“雏鹰、瞪羚、领军、高新”和“专精特新”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全区累计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66家、“雏鹰”企业200家、“瞪羚”企业26家、科技领军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664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18家、上市企业87家(主板上市企业10家),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长荣股份和天锻压力机获批国家级单项冠军,捷强动力和七所高科获批市级单项冠军,我区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区。

  三是坚持把产业集群作为“头部路径”,大力实施产业链群协同工程。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和整体竞争力是北辰做强产业优势的重要抓手。

  我们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北辰区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链长+链主”双牵引机制,深耕产业核心领域,加强行业骨干企业与配套企业紧密协作,吸引链主企业和高端产业要素加快聚集,全力抓好重点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以SMC、天锻、长荣科技、中重科技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以天士力、中央药业、六中药、中逸安科等为代表的现代医药,以爱旭科技、采埃孚、弗兰德、华电重工机械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以江铜华北、银龙预应力、津众晶半导体、万博线缆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以朝亚大数据、江天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产业集群。

  目前,我们正围绕提升产业链的完备度、成熟度和竞争力做文章,加快建设开发区绿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天锻工业母机都市产业园、江天大数据算力产业园等主题园区,着力打造一批超百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

  四是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头部保障”,大力实施产业生态优化工程。我们牢固树立“企业来了就是一家人”的理念,把服务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为企业着想、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我们不折不扣落实全市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6条”“优化营商环境16条”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开展“三问六服务”上门行动,区领导带头包企业包项目,深入企业一线面对面解难题。今年以来,全区千余名干部累计走访企业3300多次,限时解决问题2300余个,促成25家、总投资151.3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中重科技成为注册制改革后天津市首家上交所上市企业,4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形成强有力的后劲支撑。

  同时,我们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订单式”培养产业急需的适用人才,积极对接科技研发、高级管理人才政策,吸引产业链关键人才资源,打造高端制造业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蕞近,全国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我们深刻领会党中央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制造业立市的重要意义,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注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聚力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在提升新质生产力上下硬功、求实效,高标准实现“两个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圆满完成,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产值、“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数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R&D经费投入占比五项指标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倍增,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信创四条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力争到2027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737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836亿元,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36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5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达到160家,基本建成京津冀先进制造集聚区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区,成为京津冀“制造之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北辰之为。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领导介绍回答记者提问如下:

  北辰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庆兰

  记者提问一:请问能否介绍一下北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现代先进制造产业体系的思路举措?

  丁庆兰介绍:今年,北辰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打造“2+2+1”产业布局,通过实施新动能引育、科技创新赋能等六大工程,实现北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1-8月份,五大产业实现产值658.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均超过20%。下一步,北辰区将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项指标和“六大工程”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打造现代先进制造产业体系。

  一、拉长长板,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创新研发转化。以通用机床工程研究院落地北辰为契机,发挥河北工业大学先进装备研究院优势,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力争2023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

  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工业互联网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成立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打造数字化重点平台和标杆企业,培育智能制造项目20个以上,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二、补齐短板,强化产业链群协同:

  一是推动产业链成龙配套。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引导资源向“链主”企业和重点项目聚集,依托通用技术集团,重点引进精密机床领域头部企业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联合打造工业母机产业园区。

  二是打造产业链服务生态。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对接服务,设立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用足用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扶持政策,持续开展“辰兴制造”企业家沙龙活动,年底前开展对接活动不少于20次。

  三、锻造新板,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是强化产业链招商。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不少于20家。

  二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专业化发展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年内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7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4家。

  蕞后,借此机会,欢迎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来北辰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共谋产业兴旺、共创美好未来!

  北辰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昊君

  记者提问二:北辰区作为制造业要素聚集的传统工业强区,是如何围绕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张昊君介绍:近几年,我区扎实有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支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完善“雏鹰、瞪羚、领军、高新”四类科技企业培育库,对在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家梳理,建立台账,认真分析台账内企业发展情况及特点,“一企一册”帮助企业升级为科技型企业。今年内,力争实现评价入库雏鹰企业360家、瞪羚企业30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突破700家。

  二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推进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国家、市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8家,建成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推进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和先进装备研究院建设,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园区”全产业链孵化体系,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产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力争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8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过800人,产值实现亿元。

  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力度,落实重点企业常态化联系制度和科技政策指导员制度,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等科技专项,聚焦制造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积极落实科技扶持政策,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到3.7%以上,居于全市先进行列。

  四是建立校企握手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校企对接撮合会商机制,搭建校企、校地合作平台,拓展北辰科技成果超市服务功能,畅通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化对接渠道,促进校企供需精准对接;引育并举打造小试、中试、概念验证平台,补齐科技成果产业化短板。年内组织10场以上校企对接活动,开展高校专家进企业行动,推进区内优质制造业科技企业与驻区高校结对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北辰科技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李亮

  记者提问三:请问能否介绍一下北辰开发区作为京津医药谷和智能制造谷两个核心载体的建设主体,目前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

  李亮介绍:智能制造谷和京津医药谷是我们北辰区的两张名片,也是开发区重要的产业支撑,是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智能制造谷以北辰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基础,当前区域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5家,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上下游产业链完善,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品牌,同时还拥有居住、学校、商业、娱乐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为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配套资源。

  京津医药谷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我们依托现有的天士力、中央药业、中逸安科、华科泰、汉康医药等龙头企业,以生物药、中医药、化药仿制及创新药、智能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五大领域为主要发展方向,引进落地一批引领性、支撑性、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为京津医药谷发展储备新的增长点。

  一、招商引资方面。截至目前,开发区“双谷”共重点对接项目80个,其中已落地(含即将落地)项目32个,总占地面积566亩,总投资50亿元。同时盘活厂房、楼宇等开发区自有载体超10万平方米。重点跟进的在谈项目35个,正在接洽的企业、院所13个。

  二、项目建设方面。目前,“双谷”竣工项目3个,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56亿元,建筑面积91.22万平方米。其中天津精雕数控机床生产基地项目、京东5G智能产业园项目、欧梯克二期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运营。北京三清互联、金石科技二期、捷强动力二期等项目均顺利实施中。同时,四季度将新开工隆裕、宝澳、SMC气动元件二期等项目。

  三、载体建设方面。目前,京津医药谷一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已启动建设,预计年底实现起步区内11条主干道路竣工。后续我们将从配套设施和产业导入两方面双管齐下,实现基建项目开工和一批重点项目签约同步落地,导入莱泰药业、中央药业、天士力等一批企业落地开工。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资金、政策、土地等要素保障,着力建设特色专科医院、GLP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壮大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将京津医药谷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公共服务、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城。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将把京津医药谷和智能制造谷打造成为双千亿级的产业基地,成为北辰经济大区的重要支撑点。(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招标】天津市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及智能制造产业园造价咨询服务

【招标】天津市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及智能制造产业园造价咨询服务

  【招标】天津市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及智能制造产业园造价咨询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本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及智能制造产业园造价咨询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其他资金国有资金和财政资金130万元(实际金额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准),招标人为天津泽通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规模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及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包括智能制造标...

助力打造“天津智造”名片联想天津“零碳工厂”投产

助力打造“天津智造”名片联想天津“零碳工厂”投产

  原标题:助力打造“天津智造”名片 联想天津“零碳工厂”投产   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的蕞新装配产线。   ● 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投资总额约17亿元,是国内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首家“零碳工厂”,达产后产品年产量将达300万台,年产值超百亿元   ● 蕞新的装配产线,借助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AI应用等先进技术,...

即将动工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多个工程施工获批!

即将动工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多个工程施工获批!

  近日,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的多个工程获得施工许可批复,据施工许可证信息显示,项目自发证之日起三个月内应予施工。   工程名称: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综合楼)   建设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0606街区YZ00-0606-0101 地块   监理单位:北京兴电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又一智能制造总部落户天津经开区!

又一智能制造总部落户天津经开区!

  数码大方是中国自主工业软件翘楚,在解决工业软件“卡脖子”的关键节点上实现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数码大方天津公司是数码大方智能制造业务总部及研发总部,将聚焦开展以CAXA DNC设备物联和CAXA MES制造过程管理产品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集成解决方案的软件开发、生态合作、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业务。天津公司将继承数码大方公司“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和自主可控技术,携手天津生态合作伙伴,帮助...

在一座现代科技新城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一座现代科技新城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这是2月20日拍摄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无人机照片)。   在天津市北部的宝坻区有这么一个地方,几年前还是一片阡陌村庄,现在则崛起成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快速“成长”。自2017年正式破土动工进入实质性建设以来,已累计注册1057家市场主体,产业用地型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占...

天津中昌在保税区打造高端工业织物生产基地

天津中昌在保税区打造高端工业织物生产基地

  智能制造,可以理解为继自动化制造之后更进一步的制造业形态,其核心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企业如何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智造”,我们走进天津中昌高端工业织物生产基地寻找答案。   近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了解到,位于空港经济区纬十道以北的中昌(天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中昌”)高端工业织物生产基地项目基本完工,项目建设智能化生产厂房两栋...

天津伟星智能制造项目正式奠基

天津伟星智能制造项目正式奠基

  央广网天津8月5日消息(记者张强)8月5日,天津市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增资扩产仪式在北辰区举行。   据了解,本次启动项目将打造北方区域“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中心、智能仓储配送中心、北方区域营销中心”四大中心为一体的核心基地。项目设计容纳34条巴顿菲尔辛辛那提品牌(德国)高速挤出生产线,整体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项目同步建设智慧物流系统,将智慧物流贯穿于生产、仓储全过...

天津公布今年头部批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超9亿资金支持440个项目

天津公布今年头部批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超9亿资金支持440个项目

  主持人:日前,本市公布2021年头部批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市区两级共安排资金9.46亿元,通过支持类项目和奖补类项目两种方式,为440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业智能制造水平。来听记者董朗的报道:   在位于滨海新区的金桥焊材集团智能智造工厂一期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项目占地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公司高端焊材的主要生产基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