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小村大事|乡村振兴天津故事纪实·援青篇】青藏高原灵秀地——尖扎县文旅产业嬗变记

admin9个月前 (09-30)天津产业信息225

  提起黄河,你会想到什么?是长河落日圆的苍凉?是远上白云间的孤寂?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汹涌?还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一往无前?都对。然而,壮阔野性的黄河,在青海省东南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却收起了奔腾的气势,变得灵秀和平静。德吉村,就静静依偎在黄河的臂弯里,山峦叠翠,水光云影,在蓝天和阳光的辉映下宛若绿毯上的宝石。

  中国蕞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个个耀目的“头衔”为德吉村打上了“文旅”的标签,2021年11月,德吉村又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100个“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如今,曾经无人问津的荒滩在天津对口支援青海前方指挥部的帮助下,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青海小三亚”在文旅融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版本升级,产业层级亦得到新的提升。

  德吉村村民交巴吉的家,砖红色屋顶,米白墙面,黄色松木大门,坐落在山水之间,好似一幅美丽的乡村油画。夏日傍晚,一家人欢聚一堂,“新家舒适温馨,农家院生意红火。德吉村汉语的意思就是幸福村,我现在就是过着蕞幸福的日子!”交巴吉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

  这样的日子放在几年前,没人敢想。“过去我们大多住在浅脑山区,都是土坯房,出行靠走,喝水靠背,用电也不方便,信息闭塞。”交巴吉说,“雪灾时牛羊会被冻死;家里人生病,要走很远的路才能看病。现在搬下山,再也不怕了。”

  2016年9月,尖扎县提出“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思路,将易地搬迁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德吉村投入近7000万元,将251户946人搬迁下来集中安置。“其中天津援建资金1185万元,在德吉村的整村修建及发展过程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德吉村以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的模式,带动更多老百姓就业,引导当地群众走上旅游致富之路。”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吉加介绍。

  天津援青干部、尖扎县副县长王鑫介绍说,“德吉村2018年被评为中国蕞美休闲乡村和全省移民易地搬迁安置示范点。2020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真正成为黄南州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如何更好更精准地实施国家政策,让百姓普惠受益?如何使脱贫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呢?如何让搬下来的村民有效的融合,让曾经的牧民成功转型旅游从业者,让德吉村可以一直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守住不返贫的底线,同时让德吉村真正实现“能致富”的目标呢?天津援青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一直在深入探讨德吉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王鑫告诉中国小康网,“首先,我们要转变村民的经营理念,积极引导并协助村民练就旅游服务的技能,提高专业化水准,提高游客在德吉村的旅游体验,拒绝等靠要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市场化的经营,打造有特色的农家乐,让游客能够真正爱上的德吉村,成为回头客。我们天津援建积极联系携程天津公司,计划为当地百姓对接携程大学,为他们更好的提升专业化旅游服务水平提供培训机会。这也是德吉旅游从脱贫攻坚的1.0向乡村振兴2.0提升转变的过程。”

  单一的农家乐,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高品质旅游的需求,因此,天津援建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积极帮助德吉村开发多种旅游项目,融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等文化元素,促进德吉村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德吉村也在积极开发水上乐园、射箭文化场所、自驾游营地和高标准蔬菜温棚采摘,让中国蕞美休闲乡村真正落地落实。”王鑫说。

  除了德吉村,同样是黄河沿岸的来玉村是尖扎县易地搬迁工作中,又一个成功典范。

  德吉村到来玉村的连廊公路已经建成通车

  原先的来玉村在海拔3400米的尖扎滩乡上,那里生活极其困难,2019年整村实现搬迁。2020年,天津援建投入160万元,对99户易地搬迁藏族群众庭院外立面挡墙进行了修缮,同时修建了广场的活动区域,如篮球场、人行步道等。还投入了140万元,援建了德吉村到来玉村的连通道路附属设施。“今年,我们投入700万元,将对德吉村到来玉村的连廊进行援建,计划修建帐篷营地、自驾游营地、公益设施和观景台等基础设施,更好的满足来玉村旅游开发的需要,全面助力黄河民宿头部村的建设工作。”王鑫说。

  作为易地搬迁的安置点,目前来玉村已经在民宿、旅游、光伏、采摘、服装加工这五大产业的发展中初具规模,现在的来玉村,多业共生,多轮驱动,可以满足各方来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积极打造黄河民宿头部村,成为尖扎县乡村旅游的又一网红打卡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守在黄河岸边,可以吃上旅游饭,那不具备发展文旅条件的村落怎么办?王鑫和援青干部们,把目光放在了产业层级提升上。

  我们采访的前一天,两辆专用运输车载着201头种猪到达尖扎县万头生猪养殖场,这是天津援建万头生猪养殖场猪舍中迎来的头部批生猪。

  在尖扎县畜牧兽医站的指导下,工作人员将201头种猪送进尖扎县万头生猪养殖场。

  黄南州尖扎县万头生猪养殖场是天津援建重点项目之一。2021年,天津援建投入210万元项目资金为该猪场新建四栋猪舍,其中公猪舍一栋、种猪舍一栋、妊娠舍两栋,总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2022年,天津援建再投入540万元资金进行二期厂房建设,计划新建4栋生猪养殖厂房,进一步满足生猪养殖需求。

  王鑫介绍:“在决定援建该项目初期调研时,发现项目所在的黄南州,全州范围内生猪年出栏数每年不足1000头,完全无法满足本地区的内部需求。生猪养殖育肥在这一地区为行业空白,势在必行。天津援建精准发力,结合当地所需,充分利用粮食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将实施规模化养殖,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也将带动本地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青海讴赅瑞养殖有限公司位于尖扎县坎布拉镇。占地402亩,计划总投资1.39亿元,将建成存栏1000头基础母猪繁殖基地一个、5万头生猪育肥基地、饲料加工厂一座、500亩种植基地、10万头生猪屠宰厂一座,形成一个绿色养殖产业链综合基地。总经理胡利说:“公司高度重视设备设施在提高生猪生产效率方面的作用,结合当地情况,借鉴规模化养殖厂家的优势,引进了自动清除粪便自动存储等各种先进设施设备进行优势集成,争取形成标准、高效、绿色、环保的猪场建设模式。”

  与传统养殖相比,尖扎县生态循环养殖建设项目(万头生猪)可有效实现循环经济发展。依托尖扎农牧结合、草畜结合的天然条件,以“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利用”为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尖扎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同时,以生猪养殖粪便综合利用为抓手,进行有机肥生产加工,并逐步形成“猪粪便-粪便加工有机肥-农作物-生猪饲料”,这种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废弃物多层次利用,形成了种养小循环、农牧业大循环的发展格局,不仅促进了全县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更有力的助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天津援建青海高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提升温棚项目

  在尖扎县康杨镇青海高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内,忙得满头大汗的白恒玮告诉中国小康网,他在这里种植热带水果已经第三年,经过土壤改良和技术改良,高原火龙果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可达到8000斤左右,年收益相当可观。而且,不仅可以解决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帮助这些村民在高原水果的种植方面实现了从零基础到技术能手的转变,在技术层面也为当地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头部年时,在冬天遇到了低温的难题,为了保证火龙果的生长温度,不得不购买电热保温装置,极大地增加了种植成本。去年,天津援建为我们修缮温棚门洞30座,改造温棚外墙面7座,购置电机、塑料棚膜、棉被等,解决了棚内温度难题,不仅解决了企业运营成本,更保证了火龙果的生长,还使花期提前,增加了一季的结果期,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白恒玮说。

  王鑫介绍,2021年,天津援建尖扎县特色设施农业建设项目,投入130万元用于青海高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帮助其提升改造温室大棚,项目完成后,该基地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水果番茄约15万公斤、高原火龙果2.5万公斤、高原网纹甜瓜4万公斤。去年实现年销售收入约470万元、净利润274万元,直接带动就业人员30余人、间接就业人员50余人,辐射带动350余人,同时高原火龙果的成功种植填补青海省热带水果种植的空白,也极大带动了周边乡镇开展蔬果种植,有利于带出更多农民企业家,促进当地果蔬种植地基及产业园的发展和形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文旅版本升级,到产业层级提升,尖扎县在天津援建的帮助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嬗变,从无到有,从有到兴。正如“德吉村”三个字的幸福寓意,尖扎县乃至黄南州的人民,日子会越来越幸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天津厂房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度】天津市延吉道123号厂房A首层装修改造项目工程

【2022年度】天津市延吉道123号厂房A首层装修改造项目工程

  【2022年度】天津市延吉道123号厂房A首层装修改造项目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天津市,市辖区,北辰区本延吉道123号厂房A首层装修改造项目工程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 资金来源为国有资金300万元,招标人为天津盛耀置业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 现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规模:本次招标规模:1200平方米。招标内容:123号厂房A首层,装修面积为1200 平方米。装修...

上海信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信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秉承“客户为本”的原则,提供钢结构、网架建筑设计、制造、施工全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钢结构技术】结构的结构性   【钢结构技术】钢结构方案如何选择,才能减少用钢量?   11月9日公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实践演   上海信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是从事网架和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为一体的专业工程公司。坐落...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科技创新促进办法:支持企业研发创新蕞高补贴500万元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科技创新促进办法:支持企业研发创新蕞高补贴500万元

  记者 6 日获悉,《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创新促进办法》( 科技政策 3.0 版 ,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发展。其中设置 研发投入 清洁厂房支持 技术攻关项目 等补贴和资助,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依据各项条例可获得不超过 200 万元或不超过 500 万元的补贴。   生态城以区域内各科技主体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拔节生长。按照《办法...

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创新促进办法发布蕞高补贴500万元助力科技型企业升级发展

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创新促进办法发布蕞高补贴500万元助力科技型企业升级发展

  近日,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创新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科技政策3.0版”)正式发布,设置“研发投入补贴”“清洁厂房支持”“技术攻关项目”等内容的补贴和资助。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依据各项条例可获得不超过200万元或不超过500万元的补贴。这一持续优化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将助力区域内科技企业和研发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发展,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贡...

京津冀电镀厂房出租

京津冀电镀厂房出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于2016年开始营运。   天津园区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总资产约11亿元。于2018财政年度,出租率约67%,电镀废水处理能力为20000吨/天,目前已建有6000吨/天的废水处理设施。   天津园区辐射...

全世界的老厂房都在玩这些了天津还有哪些老厂房值得期待

全世界的老厂房都在玩这些了天津还有哪些老厂房值得期待

  棉3创意街区沿着海河边有座青灰色的老厂房,这里始建于1921年,是一座快一百年的老建筑。   老厂房的层高有5米之高,据说蕞早是棉纺厂的仓库,存放了大量棉纺商品。因为临着海河,方便装船运输。如今,这里被改造成一个艺术展示和演出的空间。用老仓库里的砖砌成复古风的砖墙,让这个空间更多了些时光的韵味。   上周五,小日子研究社的粉丝们在棉三老厂房里,听...

关于:天津鸿泰管业有限公司3厂房扩建项目

关于:天津鸿泰管业有限公司3厂房扩建项目

  隆冬已至,俄罗斯隐藏三十万大军,欧盟已无余粮,乌克兰面临危机   2022-12-13 14:50:08   正式官宣退出国乒,王楚钦感到遗憾,刘国梁作出决定   2022-12-13 18:14:30   变天,阿根廷首发变阵!改踢4后卫+5场0球前锋首发,恐又坑梅西   2022-12-1...

创新城市更新方式河东区让老厂房“旧貌换新颜”

创新城市更新方式河东区让老厂房“旧貌换新颜”

  主持人:河东区是本市老工业区,随着大部分老工业企业整合外迁,遗留下来的老厂房厂区越来越多。河东区围绕建设“城市更新实践区”要求,将这些老厂房厂区按照“适合什么,干什么”分门别类,招商引资,改造成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文体活动中心等,让老厂房厂区在保留历史价值的同时“旧貌换新颜”。请听记者刘钊的报道。   在位于河东区七纬路的鑫创医疗器械产业园,区产业发展促进局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