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天津武清甘肃静宁携手谋发展:“一县两园”助推乡村振兴

admin9个月前 (09-30)天津产业信息68

  央广网兰州11月12日消息(见习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李芳艳 马永宁)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东西部协作长效机制,天津市武清区与甘肃省静宁县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深入加强区域协作,把打造“一县两园”作为深化两地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东西部协作工业产业园和葫芦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构建产业引领、企业跟进、园区承载、互促共赢的协作模式,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葫芦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平凉红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央广网发 李芳艳 摄)

  立足静宁农业大县实际,天津市武清区充分发挥资金、资源、人才等优势,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论证、科学谋划,在静宁工业园区建设东西部协作工业产业园,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补充,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天津企业入驻,激活民资引导县内企业集聚,着力构建产城融合、工农互促、以城带乡、共促振兴的良性发展格局。

  “以静宁苹果、平凉红牛、特色蔬菜产业链为重点,在葫芦河流域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静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崔江鸿介绍,通过以产业园科技创新研发与综合服务中心“一心”引领,葫芦河流域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带、高界河流域生态循环绿色农业发展带“两带”齐驱,高效农业创建区、品牌农业提升区、休闲农业发展区、循环农业示范区、都市农业服务区“五区”联动,园区内多个规模化产业示范基地“多点”支撑,将园区打造成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和样板区,国家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葫芦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苹果矮化密植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央广网发 马永宁 摄)

  东西部协作共建工业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062亩,采取“协作结对子、政府打格子、国企搭台子、民企填空子”的运行方式,通过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要素集成、服务集合,使园区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动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协作结对子,即由武清区帮扶22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并牵线搭桥引入天津武清企业投资建厂、落户园区。政府打格子,即由静宁县整合中央投资、地方债券、县财政投资等资金8400万元,配套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交通、生产、生活条件。国企搭台子,即对政府不能干、社会资本不愿干、产业园需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由工业园区下属成欣公司承建,促进产业园宜工宜商,宜居宜业。民企填空子,即依托县内民间资本,引导农产品加工民营企业入驻园区。

  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央广网发 李芳艳 摄)

  “目前,园区综合服务楼、污水处理站主体完工,引进北京京首福种业有限公司、甘肃保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姆尔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春林餐饮有限公司、方圆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8家,总投资7.2亿元,目前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将带动就业3000人,实现销售额5.2亿元,创利税7500万元以上。”静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柴锦波说。

  在葫芦河流域沿线万亩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规划总占地面积11.2万亩。农业产业园建成2454亩苹果矮化密植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推行“矮化密植、大苗移栽、水肥一体、机械务作”的模式;建成绿色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推行“畜―沼―菜”“尾菜―沼肥―种植”生态循环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营销的“五统一”管理要求,建成日光温室194座、塑料大棚324座,确保年蔬菜总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建成平凉红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产业集群化,大力实施“强龙延链、良种培育、扩繁增量、秸秆变肉(奶)、品牌提升、机制创新”六大工程,建成标准化牛舍21座、干草料棚3座、青贮池6座,并配套建成年产量20万吨的生物有机肥生产线条,年带动群众种植饲草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5万亩。

  葫芦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平凉红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央广网发 马永宁 摄)

  “3个基地建成后,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利益联结机制,提供稳定就业岗位950个,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300元以上。”静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胡生平介绍,同时通过租赁收入、入股分红为村集体增加收益,促进园区内果牛菜产业提档升级,走出“饲草(蔬菜)种植+红牛养殖+粪便(尾菜)处理+沼肥还田”的生态循环发展新路子。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4年文化地产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年文化地产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文化地产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年版)   如需英文版、日文版等其他语言版本,请向客服咨询。   在文化地产的界定上,认为,文化地产应该是参与文化产业链的房地产,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同时受益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广义上讲,文化地产应当包括商业地产、住宅、宗教地产、博物馆、旅游地产、教育地产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文化主题的地...

3个重点项目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揭牌并投入运营天津产业援疆再结硕果

3个重点项目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揭牌并投入运营天津产业援疆再结硕果

  记者昨日从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获悉,“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津垦牧业肉羊研究院、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海福特牛养殖中心”3个天津援疆重点项目,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揭牌并投入运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让援疆成果惠及各族群众,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为和田地区首个第三产业园区,“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规划了和田优品嗨购街(特色文化产品展销区)、总部经济区...

【项目落户】大华联行促进外资龙头食品集团落户天津食品产业园区

【项目落户】大华联行促进外资龙头食品集团落户天津食品产业园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项目落户】大华联行促进外资龙头食品集团落户天津食品产业园区   近日,大华联行利用自身大数据平台,促进外资龙头争鲜食品集团项目成功落户天津食品产业园区。是天津武清在招商引资的又一重要成果。河西务镇副镇长、镇招商主任、争鲜食品企业负责人等...

产业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津港保税区再获“国字招牌”

产业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津港保税区再获“国字招牌”

  近日,凭借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杰出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天津港保税区暨空港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这是继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后,保税区获评的又一块“国字招牌”。   一直以来,天津港保税区调结构、补短板、打基础、强弱项,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

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

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

  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是在蓟州经济开发区及天津专用汽车产业园、上仓工业园基础上成立的市级重点工业示范园区,首都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园区已批复规划面积31.7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6.8平方公里,以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重点引进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磁性材料、高端电气制造、健康食品等产业项目。2017年被...

保护利用工业遗存建设天津“设计之都”!河东区加快建设金贸产业园区

保护利用工业遗存建设天津“设计之都”!河东区加快建设金贸产业园区

  近日,河东区与国机集团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签订协议,并准备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下属的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议,扩大投资并引入上下游企业。   河东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将继续深化完善13号地等项目的方案设计,以示范项目带应用,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带生态,形成以智能电气电力、互联网+等为支撑的智慧产业高地,成为城...

天津产业园区详细情况介绍

天津产业园区详细情况介绍

  天津产业园区详细情况介绍\\天津产业园区汇总天津大大小小产业园区总计104家,下面是比较大的27家介绍,来源:天津投资网1.天津天宝工业园天宝工业园于2003年3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批准规划面积3.3万亩,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经国家五部委审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保留面积704公顷(10560亩)。现已征地5000亩,在5000亩范围内建项目即可拿到土地证。园区定位是:打造一个生态...

天津产业园区详细情况介绍doc

天津产业园区详细情况介绍doc

  天津产业园区详细情况介绍.doc   天津产业园区详细情况介绍.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 天津产业园区汇总 天津大大小小产业园区总计104家,下面是比较大的27家介绍,来源:天津投资网 1.天津天宝工业园 天宝工业园于2003年3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批准规划面积3.3万亩,分三期开发,其中一...